雖說身高都是父母給的,遺傳占了大部分。但即便是99%是遺傳因素,依然還有1%的努力可能。
很多家長對寶寶的身高有這幾個誤區:
有家長覺得爸媽的身高決定了孩子的身高,努不努力都于事無補;
有人覺得吃得多,補得多,總能吸收幫助長高,最后補出一個小胖墩
有人說青春期才是長個子的黃金期,現在還早呢。
其實長高這件事,趕早不趕晚,從孩子一出生就要開始操心起來了。因為出生后第一年,寶寶就會迎來第一個身高突增期,這也是一生中身高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。這一年,平均身長會增加 25 厘米。
01
讀懂身高發育表
首先我們要分清楚,寶寶長的矮是真的矮還是“我”覺得他矮。
矮不矮是有參照標準的。
對照這張《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》,先了解自己孩子的身高是否達標。
7歲以下男童身高標準值(cm)
7歲以下女童身高標準值(cm)
數據怎么來看呢?
首先,我們要找到孩子的年齡段,然后橫著看孩子身高在哪個區間。
「年齡/月齡」后面的 SD 是標準差,只要孩子身高在 -2SD 和 +2SD 之間,就是正常的。
如果身高小于 -2SD,提示孩子身材矮小;如果身高大于 +2SD,說明孩子的個子比大多數同齡人高。正常的身高范圍是在 -2SD 和 +2SD 之間,如果你的寶寶在這個身高范圍內,那么他就是正常。
02
繪制生長曲線
當我們準確地測量好身高,就應該通過生長曲線圖來觀察身高變化。
目前國內使用的生長曲線是WHO制定的生長標準曲線,可以看到圖中有五條線,從上到下分別是97%、85%、50%、15%、3%。
男孩身長/身高曲線圖
女孩身長/身高曲線圖
用百分位數表示孩子的身高水平時,將第3~97百分位的范圍列為正常。
當身高低于第3百分位時被視為矮小,在第97百分位以上則是過高。過高或過低都需要找醫生幫忙來判斷孩子的生長是屬于正常變異,還是真的出了問題。
由于生長是一個連續的動態過程,定期對身高進行測量來了解其增長的速度有時比絕對身高更為重要,更容易發現問題。如果生長曲線逐漸偏離原有的走勢而逐漸變平,都需要找醫生查找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