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 師文靜
近日,央視知名青少節目主持人月亮姐姐新書《月亮姐姐當媽媽》出版,本書不僅記敘了月亮姐姐從備孕、懷孕到成為媽媽,到陪伴孩子0-3歲成長的全過程經歷,還細膩地袒露著每一個“路口”,作為女性面臨抉擇時的心緒感受。從感性到理性,《月亮姐姐當媽媽》為廣大女性在成為媽媽的這條路上保駕護航。
月亮姐姐是陪伴一代人成長的知名央視少兒節目主持人。曾主持《七巧板》《芝麻開門》等膾炙人口的節目,深受孩子們喜愛。
月亮姐姐在39歲才成為媽媽,蛻變之路并不一帆風順。幾經挫折,孩子終于平安降生。喜悅之余,月亮姐姐又面臨著育兒的新挑戰。新手媽媽的迷茫、焦慮以及事業的催促,一個個問題擺在眼前。本書封筆之時,月亮姐姐的孩子“正好”已經4歲,即將上幼兒園。這是一段女性的“特殊時期”,也是孩子成長的“關鍵時刻”,本書正對準這個時段,真誠滿滿地為廣大女性帶來“新手媽媽成長心經”。多大年齡開始要孩子?懷孕過程中如何照顧好自己?生育后如何重返職場?如何緩解孩子教育上的焦慮?這些問題月亮姐姐在書中都一一給出了觀點。本書由婦產專家把關,為讀者帶來生動易懂又科學嚴謹的孕產知識。
此外,月亮姐姐7歲時便獲得了市級“故事大王”稱號,她認為,孩子的天性愛聽故事。當孩子還小時,大人可以給孩子講故事,建立孩子的興趣。待孩子慢慢認字,便可陪伴孩子閱讀。循序漸進,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。
很多家長覺得給孩子講故事很難、很花時間,月亮姐姐向現場觀眾傳授“秘訣”,其實給孩子講的故事不必過于完整嚴謹,更重要的是孩子能聽懂、有興趣。孩子往往對其身邊熟悉的事物感興趣,大人便可在日常隨時隨地、抓住所見之物、之景編故事,且不必追求故事過多,一個故事反復講也沒關系,孩子反而印象深刻。重在愉快的親子溝通氛圍和堅持。而當孩子開始閱讀時,家長切勿功利心太強,仍要將孩子的興趣放在第一位。要針對孩子的年齡層,選擇孩子能理解的題材。允許孩子開小差、看到一半做別的事,也不要在閱讀后考孩子理解了多少。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愛上閱讀,而不給孩子的閱讀制造壓力。家長也須以身作則,少看手機,多閱讀。身教勝于言傳,孩子不知不覺就會受到正面影響。